你有关注过自己的肾脏吗?
肾脏是个默默无闻的器官,平时很少能感到它有疼痛或不适。但没有症状,不代表就安然无事,很多人一查出肾病,就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
但其实从毫无征兆到尿毒症,肾脏给过你5次机会,只可惜很多人都没抓住……
按照肾脏损伤程度的不同,慢性肾脏病可以分为1-5期,5期又叫终末期肾病,也是大众熟知的尿毒症。
据2002年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(K/DOQI),这5个阶段使用血清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(GFR) 公式得出。随着肾小球过滤功能的下降,出现的症状也越来越多或明显。
没有明显症状,肾功能正常,但尿液异常。尿液中出现血液或蛋白质。
轻度慢性肾病。还没有明显的症状,尿液中可有蛋白阳性、尿潜血阳性或尿pH值大于8。
中度慢性肾病。有些人开始出现乏力、肿胀、腰部酸困不适、泡沫尿、血尿、贫血等。
重度慢性肾病。严重肾功能不全,手脚肿、尿量少、乏力、纳差、钙磷钾等电解质出现异常,高血压、贫血等。
尿毒症(终末期肾病)。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、高钾血症、心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。
慢性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病隐匿,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,缺少特征性。
即使已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时,仍然可以无任何症状,甚至有的患者到了尿毒症阶段仍然没有感觉不舒服,因此肾病有时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这和肾脏本身的结构及其强大的代偿功能有关。
人体有两个肾脏,每一个肾脏由100万个肾单位组成。正常情况下,双肾“各出一半工”就能满足全身各脏器的代谢需求。
而当遇到剧烈运动、妊娠、手术及疾病等状态时,肾脏就表现出更多的“担当”。因此,当肾功能下降初期,往往不会有明显的不适表现。
肾脏功能非常强大,主要作用就是把血液中多余的“垃圾”过滤,再以小便形式排出体外。
因此,当肾功能减退,身体内多余的水、废物无法排出,就会造成少尿、水肿、肌酐升高等问题。如果出现以下表现,需要警惕:
出现尿的颜色改变,特别是浓茶色、发红的尿液;出现排尿困难、尿频等表现。
严重肾脏病会出现无力、疲乏、恶心、呕吐、不想吃饭等表现,如果影响了心脏,还会导致呼吸困难等。
既然肾病早期可以没有表现,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肾病呢?
定期体检非常重要,定期体检是发现肾病的重要手段,体检单中,要着重看这几个指标:
●尿常规:首先需要关注尿的检查结果,也就是尿常规的结果,如果尿常规结果有异常,就要及时处理。
●血当中的指标:一个指标很关键——血肌酐,如果出现异常升高,需要及时处理,即使在正常范围,如果有动态的持续的升高,也需要关注。
●肾B超:还要关注肾脏B超的结果。
因为肾病的沉默,所以肾病更要以防治为主。以下9类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,每年一次肾脏检查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