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痛,一种跨年龄跨职业的通病。
不论是学生、白领还是体力劳动者,几乎每个人都曾经过腰痛,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,懂的都懂……
据数据显示,全球约有5.4亿人备受腰痛困扰,中国已超两亿人腰椎出现了问题,腰痛已然变得和感冒一般常见,更可怕的是,它还有可能致残!
《柳叶刀》刊登了一篇涉及165项研究的综述显示,腰痛是全球生产力损失的首要原因,也是126个国家健康寿命损失的头号杀手,全球致残首因。
上述报告显示,腰痛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:
●7~10岁患病率:仅1%~6%;
● 青少年患病率:18%;
● 40~69岁人群患病率:28%~42%。
此外,40~80岁中老年女性的患病率也特别高。
在我国,80%的人一生中曾遭遇腰痛,患病率仅次于感冒,45岁及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率为18%,其中65~69岁人群患病率最高。
腰痛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,很多国家为治疗腰痛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,包括医疗支出、生产力损失等。
据《柳叶刀》刊登的调查显示:
![发病率仅次于感冒,却能让上亿人致残! 发病率仅次于感冒,却能让上亿人致残!]()
据统计,腰痛带来的经济损失中,约2/3来自间接成本,例如生产力损失、人员陪护等。腰痛具有致残率较高等特点,这也是其社会成本高的原因,患者工作表现欠佳导致的损失甚至高于医疗支出。
此外,还有一些成本损失难以度量,例如参与社会的机会减少,出现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
腰痛的发病机制多样,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腰部的肌肉或骨骼出了问题,以下这几种情况尤其要重视:
多见于青壮年,就是“腰闪了”。如果扭伤严重,当时会出现持续性疼痛,次日加剧;如果轻微扭伤,当时可能没有明显疼痛,次日加重。
受伤后,腰部活动明显受限,咳嗽、喷嚏、腰部用力时疼痛加剧,休息、服用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。
这种扭伤重在预防,如果不慎扭伤,一定要重视,以免演变成慢性腰痛。
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组织和相关软组织的损伤导致的腰背部疼痛。
腰肌并不是一块单独的肌肉,一般是指背阔肌、腰大肌、竖脊肌、腰骶筋膜等软组织结构的统称。这些相互交错的「条束状肌肉」相互协调配合,帮助脊柱和椎间盘支撑住身体,以完成我们日常腰部的各种活动。
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腰部肌肉发力,所以大部分腰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。当一些动作超过腰部肌肉、筋膜的承受限度时,就会引起软组织的损伤。
另外一些环境因素,比如寒冷潮湿等,会使腰部肌肉出现无菌性炎症,这些都会导致腰肌劳损的状况发生。
腰肌劳损有2种疾病类型:
● 动力性腰肌劳损:经常需要腰部发力的情况,常发生在运动员、重体力劳动人群。
● 静力性腰肌劳损:久坐、腰部常保持一定姿势的办公室白领或者司机等。
这是导致中老年人腰痛的重要原因。
随着钙流失速度增加,骨质疏松进一步发展后可能会出现慢性游走性腰背部疼痛,严重者打喷嚏都可能诱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,引起突发剧烈腰痛。
如结核杆菌、布氏杆菌感染。人体抵抗力弱时,细菌可能会跑到脊柱定殖、增生,破坏周围组织,带来疼痛。这种腰疼往往起病缓慢,一点点加重。
有些腮腺炎患者会出现极度剧烈腰痛,因为脊柱旁有大量淋巴组织,腮腺的炎性细胞顺着淋巴系统蔓延,诱发脊柱周围组织感染,造成腰大肌脓肿,甚至破坏腰椎间隙。
受寒时,为保护腰背部,肌肉会处于紧张痉挛状态,时间久了会加重腰肌劳损,出现僵直劳损,腰椎间盘负荷会大大增加,疼痛随之加重。
1 ►避免久坐、久站
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,可以买个腰枕,帮助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,同时要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一会儿,如果有条件,可在上午和下午各做一次广播体操。长期开车的司机,也应隔一段时间找机会下车走动一会儿。
2 ►注意保暖
气温骤降,尤其是春秋换季时,要避免腰部受凉,建议穿个围腰。
3 ►床铺软硬适度
对于老年人和年轻女性,卧具过硬过软都不好。床上铺3~5厘米的床垫即可,保证侧卧时脊柱与床板平行。
4 ►搬重物姿势要正确
很多人都因搬重物姿势不对而受过腰伤。搬重物时,身体应尽量靠近重物,弯腿不弯腰,腰不向前弓。
最后需要提醒的是,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,需要对症治疗,科学护腰,养成正确的用腰习惯,是预防腰痛的第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