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呼噜的人很多,甚至一度还被认为是睡得香的表现。但你可知,看似稀松平常的事,却可能暗藏致命隐患!
Snoring may be more terrible than you think!
打鼾,是因为在睡眠中咽喉肌肉松弛,挤压呼吸道,气流无法很好地吸入肺部,导致鼾声的出现。
◎打鼾,分为单纯性的和恶性的
如果是因为过度劳累、体位不适合导致一过性的打鼾,鼾声均匀而规律、高低一致,这对身体并没有很大的危害,一般只需要改变一下习惯、多休息就可以。
但如果你鼾声响亮;鼾声不规则,时断时续;打鼾过程出现呼吸暂停,憋气憋醒;白天爱打盹,则属于恶性打鼾,具有危险性。
恶性打鼾的特点:
记忆力差 白天犯困 精神萎靡 身体发胖
恶性打鼾往往会伴随呼吸暂停,而且暂停时长可达到35秒甚至更久,这会使人体长期缺氧,最终导致全身多系统功能损害。
①心血管风险增加
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表示,有习惯性打呼噜的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都增加。
具体分析发现,在考虑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,对于年龄<50岁的人群来说,有习惯性打呼噜的人:心血管病风险增加了11%;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18%;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12%;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5%!
②糖尿病风险大
《美国流行病学杂志》刊登的哈佛大学一项新研究表明,打鼾者10年内罹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普通人群更高,打鼾且肥胖者危险则更大。
在正常状态下,人体胰岛素分泌和血糖波动是动态平衡的,但是长期打呼噜,人体胰腺血管缺氧,会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,血糖水平升高,这个动态平衡就被打破,会逐步发展为糖尿病。
③更易痴呆
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对近300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监测,其中43名老人被发现有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。
而研究者勘测这些老人的大脑之后发现,他们大脑颞叶内嗅皮层的Tau蛋白含量平均比常人高4.5%,是导致老年痴呆的病因之一。